Home回主页

Saturday, 21 May 2011

情系五一三

        与五十年代学运息息相关的“五一三”,所牵动的一连串发展,影响了新加坡后来的历史发展,但是时至今日,很少人会去触碰那段历史。目前旅居加拿大的编者之一陈国相(73岁)说,从某种意义来说,《情系五一三》是一本打破沉默的新书。
  今天,即使是稍有年纪的人,很多只知道1969年那场与种族暴动有关的“五一三”,并不知道另有一个发生在1954年,与五十年代学运息息相关的“五一三”。
  不过对经历过那场学运的当事人来说,那却是刻骨铭心、毕生难忘的“五一三”。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情系五一三》,打破了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沉默。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战后不久,年轻人用万丈激情和火热的心,去关爱刚刚形成的“祖国”(当时的“祖国”包括新马),全情投入反殖民主义浪潮,为迎接国家的“诞生”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上个星期六、就在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国务资政吴作栋宣布决定退出内阁的那一天下午,超过500人聚集在中华总商会的嘉庚堂,参加一项别开生面的新书推介会。
  那一天被推介的新书共有三本。两本是《情系五一三:1950年代新加坡华文中学学生运动与政治变革》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另一本则是贺巾小说《巨浪》的英译本。
  《情系五一三》的编者陈仁贵、陈国相、孔莉莎,还有为这本新书撰写文章的一些作者如卢妙萍、林清如、柯思仁等也出席了推介会。
  当天的出席者,包括不少曾亲身经历或见证过那个风起云涌年代的年长者,另外也吸引不少学术界、或关心那段历史的人士,而观众席中还有几位刚刚参加本届大选的反对党候选人,包括民主党的文森·维基新雅博士、卓金炎和张素兰等。
推介会有点像小规模群众大会
  虽然大选刚落幕,那天的推介会因为发言者踊跃,又都敞开胸怀、畅谈各种感受和看法,气氛倒有点像个小规模的群众大会。
  《情系五一三》所指的“五一三”,不是1969年的种族暴动,而是发生在1954年5月13日的学警冲突事件。
  那一天,超过1000名反对英国殖民地政府强制适龄学生服军役的华校生,聚集在皇家山脚通往当时总督府的克里门梭道。他们聚集在那里,是要支持即将与总督见面、为大家请求“免役”的学生代表。
  殖民地警方当时下令他们马上解散,但学生没理会,结果警方采取行动时发生学警冲突,导致多人受伤,45名学生遭逮捕。《情系五一三》一书收集了学运参与者的各种回忆,另外也有学者探讨那个年代的历史架构和背景,还从学生的艺术、戏剧、舞蹈和文学等方面来看待那个特殊的年代。
  “五一三”所牵动的一连串发展,影响了新加坡后来的历史发展,但是时至今日,很少人会去触碰那段历史。目前旅居加拿大的编者之一陈国相(73岁)说,从某种意义来说,《情系五一三》是一本打破沉默的新书。
——谢燕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