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回主页

Monday, 3 January 2011

回教与西方传播媒体

回教与西方传播媒体

         6月的最后两天,英国接连发生汽车炸弹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警方迅速逮捕了8名医务人员,其中有6名是医生。袭击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引起英国国内一片哗然,英国媒体多以“恐怖医生”、“邪恶医生”或“医疗系统中的恐怖据点”等词语来形容这次事件。

         7月4日《联合早报》报道,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律政部长贾古玛教授,在访问惹兰巴哈的民防学院后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我们当然希望新加坡永远都不会遭到袭击,但是我们也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加上地铁车厢里每隔一段时间的“反恐”广播,说明恐怖袭击事件的潜在威胁已近在咫尺,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回教徒同胞的自尊。

圣战主义为梦想前赴后继 

         从公元8世纪到13世纪中叶,巴格达曾是阿拔斯哈里发帝国的首都和穆斯林的中心,那是伊斯兰教(或称回教)辉煌的年代。自从殖民主义者逐渐退出中东地区之后,复兴伊斯兰及阿拔斯哈里发帝国俨然已成为许多中东穆斯林(回教徒)民族精英,包括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梦想。

         著名的穆斯林民族英雄萨拉丁曾在12世纪打败了欧洲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组织的十字军对中东地区的侵略,这一段辉煌历史依然鼓舞着今日的回教徒,他们也想打败以英美两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打败新的Crusade“十字军东侵”。

         鉴于一些富裕的阿拉伯国家政权属于亲美或至少不反美,因而,实现这种梦想很自然地就落在伊斯兰圣战主义者的肩上。他们提出:“建立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侵略与扩张政策、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的斗争”的伟大纲领。

         自从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法庭把萨达姆及其主要成员处以极刑之后,反美的伊斯兰圣战主义,依然为他们的梦想前赴后继,这是当今世界一系列恐怖主义的源头。

    主张为回教信仰而进行一场世界性战争的一股极端宗教势力暗流,正与西方强大媒体宣传较量,处于回教信仰海洋中的新加坡非回教徒,将如何自处呢?

         自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伊拉克的反抗力量使美军死亡人数逐日上升,更是鼓舞了穆斯林的斗志。伊拉克除了像吸铁般吸引着大量来自中东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穆斯林,到伊拉克去参加“抗美援伊”,并在取得阶段性的战果之后,把战场直接插到敌人的后方去。

         如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3列旅客列车连环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98人死亡,约1800人受伤。以及这一次伦敦所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这是值得人们深思。

成立世俗国家削弱了宗教界权力

         近几十年来,穆斯林与西方势力直接与间接地展开了无数次激烈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其中就有阿以战争、伊朗伊斯兰革命、海湾战争、波黑局势、攻打伊拉克战争等。西方媒体从不掩饰他们对穆斯林事业的歧视与成见,也从不掩盖西方为其自私的经济、石油利益而进行宣传。

         在西方文化大举入侵伊斯兰社会,受民族主义影响的穆斯林地区出现了许多世俗的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他们推行世俗化和西方化,加上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自然会削弱回教宗教界的权利,促使原教旨主义开始蔓延。

         加上自1973年油价高涨以来,富有的沙地阿拉伯资助各地建立伊斯兰学校,极端伊斯兰势力便开始酝酿传播,奥萨马就是来自沙地阿拉伯的富商及穆斯林精英分子。

         西方媒体对于穆斯林的主要报道,如《撒旦诗篇》、海湾战争、九一一事件、消灭萨达姆大杀伤武器、攻打伊拉克等。把这一些事件描述成一种犯罪文化,以及把伊斯兰描述成为一股邪恶与无政府的势力。他们是以西方那种高高在上的观点来对伊斯兰作负面的报道,导致全世界的穆斯林要与非穆斯林进行无休止的理论、澄清与说明。

         另一方面,布什凭借着美国是九一一恐怖事件受害者的借口,通过美国传媒大力的悲情造势,在没有获得联合国的同意下,美英两国直接挥军入侵伊拉克,两国传媒却形容这是一支仁义之师。相反的,把伊拉克人的武装抵抗描绘成为恐怖主义活动。

         属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布什,通过西方新闻传媒的渲染,以Crusade一词来对美国信教的民众进行有效的思想动员。基督教与回教之争俨然就变成了正义与邪恶之争。布什好战的、单边主义的政策,事后证明,不只令穆斯林,也令非穆斯林产生厌恶感。英国布莱尔首相近日的辞职,以及美国国内反战势力的方兴未艾,就是最有力地说明。

新加坡回佛携手办慈善

         面对西方文化的宣传,穆斯林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另一种反应就是完全的排斥;更极端的就是走上恐怖主义的道路。许多穆斯林固然反对恐怖袭击事件,但是他们认为应该要有人出来挑战英美的霸权主义。

         回教文化中浓厚的封建色彩与基督教文化中狭隘的文化优越感的冲突,就是所谓的东西方“文明冲突”;确实地讲,这是两种宗教的落后面之间的一个冲突。因此,要制止冲突的恶化,就要唤醒双方的中道与慈悲力量。

         极端穆斯林的恐怖网络是个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只有穆斯林本身可以出来劝告极端的穆斯林兄弟,这是非穆斯林所办不到的。可惜,大多数温和的穆斯林不敢站出来说话,另一方面,西方媒体也不会提供任何有利的平台给他们,造成局势持续地恶化。

         穆斯林想要恢复他们的自尊,就必须重建回教中道与仁慈的信仰,这是伊斯兰迫切需要重建的真正价值。也是在7月4日这一天的早报本地新闻里,报道了新加坡回教传教协会联合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光明山普觉禅寺,为了向社会传达仁爱、希望与友谊,将携手举办“心意心曲慈善晚会”。

         这一些活动在新加坡举行,将有助于新加坡的宗教与种族和谐,也有助于弘扬本地穆斯林同胞的中道与仁慈信仰价值。

·作者是新加坡佛教总会高级文化研究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